胶囊太大,孩子吞咽太吃力,我想把里面的药粉溶在水里给孩子喝。
这药要求一天吃3次,刚好搭配着孩子的一日三餐,这就不会忘记!
医生说要饭后吃药,等孩子吃完最后一口饭,就马上让他吃药吧。
上次错过孩子的吃药时间了,那我这次就给他多吃一点……
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是这样给孩子喂药的,然而,这些喂药方式并不正确,还很有可能使药效打折扣,实际上,不同药物有不同的用药方式和用药时间,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服用方法和时机,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帮助孩子更快康复。
误区一
将胶囊里面的药粉溶在水里给孩子喝
药物制成胶囊,通常是有一定原因的,包括药物味道不好、药性不稳定、难以制成片剂,以及需要延缓释放或定位释放药物等。通常不建议将胶囊打开服用。对于吞咽困难的小朋友,可优先选择已制成口服液、散剂或颗粒剂等其他剂型的药物。实在缺少合适的剂型时,家长需要先判断胶囊是否能打开服用,可以通过阅读药品说明书获取相关信息。否则,药物将失活、失效或因快速释放而引起不良反应这样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误区二
按三餐时间服药
按一日三餐的时间服药,这其实并不完全正确。服药的时间间隔大部分是根据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决定的,相对固定的给药间隔,更利于维持平稳的体内药物浓度水平,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原则上“一日三次”的正确理解是:每隔8原则上对小时服药一次。可以安排在早上6时、下午2时、晚上10时用药。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大致按此时间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药物有不同的服药要求,一些药物在特殊情况下应按三餐时间服药,例如助消化的胃蛋白酶散。
误区三
用牛奶、果汁等饮料送服药物
由于给孩子喂药困难,家长往往会配合着用孩子喜欢喝的牛奶、果汁等饮料来喂药。实际上,除了说明书上有特别说明的情况,绝大多数药物都应首选温开水送服。用牛奶、果汁等其他液体送服药物可能产生以下不良影响。
牛奶中的钙、镁等矿物质,会影响药物吸收。果汁通常偏酸性,会与碱性药物如红霉素等发生反应,使其失活,影响疗效。
也有一些药物例外。比如活菌制剂,包括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等,可用牛奶送服,但牛奶的温度不宜超过40摄氏度,否则活菌易失效。铁剂可与果汁同服,这样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并改善口感。(来源:威海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