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你辟谣】老年人运动别 “蛮干”,这些风险要避开!

2025-09-16 编辑: 王昕

    对老年人而言,运动确实是守护健康的好方式,但如何避免 “蛮干”?选对方法,才是关键。现实中,不少老人因为盲目选择运动项目,反而伤了身体。接下来,我们就听听医生的建议,看看老年人运动该避开哪些风险,又该如何科学锻炼。

    随着年岁渐长,老年人对健康的渴求愈发强烈,运动也成了许多人守护健康的重要选择。然而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各器官和组织的功能都大不如前,在这种情况下,若盲目选择运动方式,不仅难以达到健身效果,反而可能造成身体损伤。在临床中,因不当运动而就医的老人并不少见,一些看似常见且被很多人推崇的锻炼方式,其实暗藏着诸多风险。

    威海卫人民医院关节骨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楚晓丰介绍,很多人会挂着颈套做悬吊动作,其实这种做法存在很大危险。这种行为会进一步加重颈部血管问题,引起脊髓损伤。因这类行为受伤后前来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并不少见。此外,他还提到玩陀螺也需结合个人体质,因为过度甩鞭的动作会对肩关节造成损伤。

    除此之外,倒着走以及爬山、爬楼梯等运动方式,医生也不建议老年人尝试。老年人反应能力相对较差,在倒着走时,一旦遇到障碍物,很容易摔倒。而爬山、爬楼梯时,膝盖所承受的重量远高于平路行走,这也使得膝盖极易受到损伤。

    威海卫人民医院关节骨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楚晓丰表示,对于身体整体状况尚可的老年人,慢走是最适合的运动。不过他强调,慢走需结合自身情况调整,可适当加快速度,但核心标准是走完回家后不觉得特别累、膝盖没有疼痛感。他建议,老年人慢走可采用 “分次进行” 的方式,一天分 2-3 次,每次 20-30 分钟,步数控制在 2000-3000 步,且不超过 3000 步。如果膝盖已出现问题、无法正常走动,游泳便是最佳选择。在他看来,游泳对关节的损伤最小,同时能全面锻炼全身肌肉,还能有效增强心肺功能。此外,骑自行车也是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因为骑行时关节无需负重,能对关节起到保护作用。但考虑到威海多山的地形,户外骑行对老年人来说是不小的考验,所以他建议老年人可在家中客厅放置一台固定自行车,一边看电视、听歌曲,一边练习骑行,这种方式对老年人更为温和友好。

    另外,运动前后的细节同样不容忽视,做好各项防护措施,才能有效避免意外发生。老年人锻炼一定要牢记 “量力而行”,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节奏,而不是凭着一股 “不服老” 的劲头硬撑。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运动方案,是老年人实现科学锻炼的关键所在。

    威海卫人民医院关节骨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楚晓丰建议,老年人在运动前可先做轻微的舒展活动,比如活动手腕、踝关节和膝关节,再进行简单的肌肉拉伸。但拉伸不能像专业运动员那样,只需做 5 分钟左右的轻微舒展,之后再开始运动。特别提醒,原本就有心肺疾病的老年人,要常规备好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运动后有几个注意事项:第一,运动后千万不能立马洗澡,因为运动后身体出汗,汗孔处于张开状态,此时洗澡很容易着凉感冒;第二,不要着急大量饮水,容易增加心肺负担,正确的做法是少量多次饮水。他建议老年人运动后先坐在沙发上,或站立着轻轻做些舒缓的肌肉放松动作,等待半小时后再去洗澡。

    老年人的运动,核心不在 “强度”,而在 “适合”。无论是海边的晨泳,还是公园的慢走,只要选对方式、做好防护,就能让运动成为 “银发时光” 里温和的陪伴。愿每一位长者都能在动静之间,收获身心的舒展与从容。(来源:直播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