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上了年纪,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毛病随之而来。腰背痛,几乎是每个中老年人经历的病痛之一,但很多人不把腰背痛当回事,认为吃点药、卧床休息就能治愈,反而拖得疼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端个水盆,怎么就“折腰”了?
65岁的李大姨洗完衣服准备端起水盆倒水时,突然感觉腰部疼痛,站立行走后腰痛减轻,起初以为是拉伤,自行在家贴了止痛膏药,想着休养两天就好了。以为岁数大了休息一下、贴贴膏药就好了,也没耽误干家务。一星期过去了,腰痛不但没减轻,反而越来越重了,每次翻身、坐起、站立时腰都不得劲,疼得直龇牙,晚上睡觉翻个身就会疼李大姨这才来到威海卫人民医院就诊,影像检查发现腰椎体已经明显变形,椎体发生了压缩性骨折。
就端了个水盆,怎么会腰折了呢?李大姨很是不解。坐诊的脊柱一科副主任姜强解释,女性上了年纪后很多人会出现骨质疏松,骨微结构被破坏,全身性的骨量丢失,导致骨脆性增加,端水盆时稍一用力,再加上搬运姿势不正确,原本就“酥脆”的腰椎不堪重负,就压缩性骨折了。
入院后,医生很快为李大姨精准的微创治疗技术——经皮椎体成形术,即一管“骨水泥”解决疼痛。在她的背部切一个2毫米的切口,在透视系统的引导下穿刺进入椎体,重新建立工作通道,打入骨水泥来稳定椎体。术后李大姨当即表示腰背疼痛明显减轻。经过医生指导,第二天就可以佩戴胸腰支具下床活动了。
与保守治疗方式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恢复快,疗效好,并发症少,尤其适合内科并发症多,不易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
“骨质疏松引起的压缩性骨折在老年腰背痛患者中十分常见。”姜强介绍,临床中经常遇见老年患者没有外伤,抱了一下孩子、坐车,甚至咳嗽了一下出现腰背部疼痛,体位变化时疼痛尤为明显。当告知患者可能存在椎体压缩骨折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很惊讶。中老年人若是有突然出现的腰背痛,即使没有明显原因,也千万不能忽视,及时到医院排除骨折的可能。
手术治疗后,还需要药物治疗吗?
微创手术治疗的是骨折,而不是骨折的原因。因此为了避免将来再次发生类似的骨折,我们还需要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来治疗诱发骨折的原因。
搬重物记住这个方法!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搬运重物的情况,很多人由于日常缺乏锻炼或是错误的腰部用力等原因,一不小心就会伤到腰。
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方法:离重物近一点,越近越好,然后把腿分开蹲下;
用手抱住重物,靠大腿的力量搬起来;物体尽量离身体近一些,让重心在双腿上;放下时的姿势也一样,靠大腿的力量蹲下。
脊柱一科梁军波主任提醒:
现在年纪轻轻就发生骨质疏松的人越来越多。门诊观察发现,他们大多有类似的生活习惯与喜好,比如男性以爱喝饮料、抽烟喝酒的为多,女性则以追求体重轻的人居多。
远离椎体压缩性骨折,预防骨质疏松是关键
很多人认为年纪大了自然就会骨质疏松,无需理会。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年龄确实有关,但是并非不需要治疗或没办法治疗。事实上,无论有没有临床症状,骨质疏松都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早期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必要时配合药物的治疗,预防骨折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