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你辟谣】碳板跑鞋风靡,孩子能跟风吗?

2025-08-28 编辑: 王昕

    近日,威海市立医院骨科又收治了一名距腓前韧带损伤的14岁男孩,因为穿碳板跑鞋下楼梯扭伤了脚。鉴于近期收治了不少类似情况的患者,所以关于青少年是否适合穿碳板跑鞋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距腓前韧带:它位于人体的脚踝外侧(小脚趾的一侧),是脚踝外侧三条韧带(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中最弱小且最容易受伤的一条。主要功能是限制脚踝的过度内翻和跖屈,保持踝关节的稳定性,它就像条“橡皮筋”一样,时刻防止脚踝过度扭伤。

    生活中常见的绝大多数距腓前韧带损伤都是踝关节内翻损伤造成的。过去多见于走路时踩到不平的路面或小坑,运动时踩到别人的脚,下楼梯踩空等等情况发生时造成脚底猛然内翻,脚心朝向内侧,从而导致身体的重量全部都压在了这条韧带上,使其被过度拉伸进而发生撕裂。

    近年来碳板鞋的火爆流行也给青少年的距腓前韧带造成了很多健康隐患。碳板跑鞋,作为一种为专业竞技运动设计的功能性鞋款,因其炫酷的外观和宣称的性能提升受到了广大学生朋友的不少青睐,但它并不适合作为日常鞋款长期穿着,尤其是对足部还在发育的青少年存在着潜在的风险。鞋底嵌入的碳纤维板在给青少年带来性能提升的同时也因其高硬度,强推进力等特点会影响青少年的足弓发育,增加扁平足的风险。在青少年足踝力量相对较弱的情况下,长期穿着碳板鞋会导致肌肉力量失衡,更不利于足踝周围肌肉力量的正常发展,身体为平衡前掌着地的走路方式也会增加关节负担易导致骨盆和脊柱的代偿使身体姿态呈现异常(多为脊柱侧弯、骨盆前倾)。

    当然我们也要理性的看待碳板鞋,选择在正确的场景下使用:

    1. 明确使用场景:仅建议在专业田径跑道或马拉松竞赛等特定场合短期穿着,绝非日常通勤、上学之选。

    2. 评估自身能力:适合经过系统训练、足踝肌肉力量足够强大的跑者。初学者、足踝力量弱者、体重指数高者(BMI>28)不建议使用。

    3. 控制穿着时间:严格限制在特定训练或比赛时段,避免长时间穿着。

    4. 强化自身力量:再好的装备也无法替代科学的训练和强健的体魄。日常应加强足踝、小腿、髋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训练。

    5. 优先选择普通运动鞋:对于日常绝大多数活动,一双缓震适中、稳定性佳的普通运动鞋是更安全舒适的选择。

    如果不小心崴了一下脚,千万不要轻视,“只是扭了一下”是最大的误区。不重视和处理不当是导致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主要原因,以后会变成“习惯性崴脚”。

    距腓前韧带常见的治疗方法:

    轻度跟中度损伤,绝大多数采用保守治疗。

    制动保护:使用护踝、支具或甚至石膏固定数周,为韧带愈合提供稳定环境。

    康复训练:这是最最关键的一步!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如用脚写字母。力量训练,特别是脚踝外翻的力量(用弹力带对抗)。平衡训练,单腿站立,从睁眼到闭眼,从平地到软垫。功能性训练如逐步恢复跑、跳等运动。

    重度损伤或慢性踝关节不稳。如果经过3-6个月正规康复后,仍感觉脚踝频繁“打软腿”、不稳、反复扭伤,严重影响生活和运动,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韧带修复或重建术)。

    康复至关重要,固定解除后,必须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重新建立脚踝的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平衡感),否则极易再次受伤。恢复运动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距腓前韧带损伤很常见,正确处理急性期并进行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绝大多数人都能完全恢复。如果伤情严重或持续不愈,请务必及时寻求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医生的帮助。(来源:威海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