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不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同时也会对家庭经济及家长心理造成极大的困扰。
如何判断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指1年以内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根据年龄及部位不同,RRTIs可分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炎、鼻窦炎、中耳炎、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同时,两次呼吸道感染的间隔时间至少应在7天以上,才能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表现
初期多出现发热、乏力、纳差(食欲差)等症状,因感染部位不同,症状会有所差异,主要包括:鼻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咽部症状:咽干、灼热、咽痛;扁桃体症状:咽痛,可向耳部放射;耳部症状:中耳炎表现为持续性耳痛、外耳道有异常分泌物;支气管炎:咳嗽、咳痰;肺炎:咳嗽、咳痰、呼吸急促,伴发热或胸痛等。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❶素体禀赋不足:父母体弱多病或妊娠时患病,或早产、多胎,生后肌肤薄弱,腠理疏松,不耐四时邪气,感邪即病。
❷喂养不当:母乳不足或人工喂养、过早断母乳、辅食添加不当或偏食、厌食,或过多进食生冷寒凉、肥甘厚腻之品,伤及脾胃,母病及子、土不生金,肺脾虚弱,易致外邪侵袭。
❸调护失宜:患儿户外活动过少,日照不足,肌肤柔弱,卫外不固;小儿寒热不知自调,若气候突变、冷热失常,增减衣被不及时,极易致外感。
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需根据每个儿童的体质特征辨证施治,采用中药内服及穴位贴敷、小儿推拿、艾灸、中药外洗等中医外治疗法,以提高患儿免疫力,减少反复感染的次数。
❶中药内服:根据辨证分型选药 ① 肺脾气虚:常用方为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②营卫失调:常用方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③脾肾两虚:常用方为金匮肾气丸合理中丸加减。 ④肺脾阴虚:常用方为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⑤肺胃实热:常用方为凉膈散加减。
❷穴位贴敷:根据辨证分型,常用贴敷穴位有:肺俞、脾俞、大椎、天突、关元、定喘、膏肓、膻中。临床可酌情选用3-5个穴位进行贴敷。若再于三伏、三九期间进行贴敷,可有效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
❸小儿推拿:基本手法有: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摩腹、捏脊、分手阴阳、运内八卦、拿肩井。一般推拿治疗可每日或隔日1次,每6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宜间隔1-2周再进行下一个疗程,一个治疗周期以4个疗程为宜。
❹艾灸法:常用选穴: ①营卫失调证:风门、大椎、肺俞、膻中; ②肺脾气虚证:身柱、肺俞、脾俞、膻中; ③脾肾两虚证:脾俞、肾俞、关元、三阴交。每个穴位艾灸时间以3-5 分钟为宜,每日或隔日施灸1次,连续施灸4周为1个疗程。
❺中药外洗:不同体质选用不同中药配方进行调理。每周药浴 2-3次,药浴时,使中药液没过小腿,1月为1个疗程。
❻佩戴香囊:1-2岁小儿日间可将香袋固定于身上。2-12岁儿童日间可将香袋固定于胸前近膻中穴,夜间建议将香袋置于枕边。一般选择冬春季节或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进行香囊佩戴疗法,可连续佩戴香袋1-3个月,香袋内药物的更换频率为5-7天。
如何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❶合理喂养,饮食有节,忌食或避免过食肥甘厚腻、寒凉、辛辣刺激食物。
❷适当体育锻炼,规律作息,增强体质。
❸顺应四时变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寒温适宜,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外邪侵袭。
❹感冒流行期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戴口罩,勤洗手。
❺详细了解孩子既往感染情况,积极治疗原发病。
❻定期接种疫苗:按时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和其他相关疫苗,预防感染。(来源:威海市妇幼保健院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