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秋交替之际,气温波动大、空气湿度下降,呼吸道黏膜易受刺激,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做好科学防护和养生保健,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适应环境变化 减少外界刺激
关注温差,及时增减衣物:秋季昼夜温差增大,避免贪凉或骤减衣物,尤其注意颈部、背部和脚部的保暖,防止受凉诱发呼吸道不适。
保持空气适宜,减少呼吸道刺激:夏秋之交空气干燥,削弱呼吸道黏液屏障功能,真菌负荷增高,室内湿度可保持在40%-60%,干燥时可使用加湿器(定期清洁避免霉菌滋生); 外出佩戴好口罩。
增强呼吸道抵抗力 筑牢免疫防线
合理饮食,滋养呼吸道:合理摄入抗氧化食物:如梨、苹果、胡萝卜(富含维生素C、β-胡萝卜素)有助于修复呼吸道黏膜;谨防“贴秋膘”,避免高脂饮食诱发消化不良,加重呼吸道负担。
规律作息,避免免疫力下降: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熬夜会降低免疫力,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午间可适当小憩15-30分钟,恢复精力。
适度运动,改善呼吸功能:可每日腹式呼吸训练10min,增强膈肌力量;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时注意避开早晚低温时段,避免受凉,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更换衣物。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切断感染途径
保持呼吸道清洁:晨起可盐温水漱口,减少夜间沉积的病原体。
勤洗手,减少病菌传播。
定期清洁,保持环境洁净:经常开窗通风,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尤其是床单、被褥、地毯等,减少尘螨滋生。
针对性预防 警惕高发疾病
预防感冒和流感:秋季是流感高发期,避免接触感冒患者,若家人感冒,注意隔离,佩戴口罩;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时,及时休息,多喝水,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
中医贴敷治疗:通过穴位定向刺激,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细胞,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药代茶饮:秋燥咳嗽,可采用中药代茶饮,如麦冬10g+百合10g。
呵护肺部,预防咳喘:慢性呼吸疾病患者(如COPD、哮喘)在季节交替前1个月应复诊评估肺功能,调整维持用药,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可适当进行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等,增强肺功能。
通过以上科学合理的养生保健措施,能有效降低暑秋交替季节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保持呼吸道健康。若出现持续咳嗽、咳痰、胸闷、发热等症状且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来源:威海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