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三伏时节,连续的高温令不少市民连呼吃不消。人到中年的刘女士就因头昏脑胀、精神不振不得不前往医院求助于医生。
在威海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医生林松揭开了刘女士上述诸多症状的真相:“头昏沉其实是身体发出的警报,提示气血亏虚、正气不足。夏季阳气外越,更易出现内虚,出现不明原因头晕、乏力,建议尽早就医辨证调理。”
“人体就像一座精密工厂,气血就是生产线上的产品。产品不合格有可能是各种原因造成,就像‘机器老化’、‘操作不当’、‘原材料不合格’等。而从人体角度来讲则有脾胃功能失调(气血生化不足)、不良生活习惯(气血过度消耗)、情绪因素(气血运行受阻)等原因。”林松说,临床中,很多患者误将头晕归咎于颈椎问题,但单纯治疗颈椎,忽略了正气不足的情况,往往治标不治本,“患者发现身体状态还是没有太大改善。”
林松用生动的比喻解释道:“正气就像身体的‘防御部队’,当风寒入侵时,充足的正气能在太阳经上迅速‘镇压’寒邪。”有些人被风一吹没什么事,往往是因为正气充足,分解寒邪的功能比较好;而有些人一吹风就容易生病,是因为正气不足,分散寒邪的能力不够。
作为孙付军六经学术体系传承人,林松在临床中以“六经学术体系”为基,通过脉诊、舌诊等中医四诊精准探查脏腑功能和经络气血运行状态,找出机体运行的障碍点进行治疗。
针对刘女士的情况,林松采用独特的扶阳针法,“治病要治‘根儿’,患者正气不足,我们就要扶助正气,就像给亏电的电池充电。”
在林松看来,扶阳针法通过后天之气交接先天之气,调节经络脏腑功能,来激发人体正气。当人体分解、分散寒邪的能力大于寒邪影响时,也就达到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治疗目的。
“头晕只是警报,气血虚的根源大部分在于脾胃。”针刺时,林松重点刺激其脾经原穴——太白穴,独特的刮针手法,通过细微但高频的震动,大幅提升调理效果。“太白穴是人身体中最重要的补穴,配合京骨透涌泉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重新激活身体的自我调节功能。”林松强调,这种“补”不是简单补充,而是通过调节经络功能,重建身体平衡。
治疗时,林松还会配合针刺大小肠经相关穴位,促进气机升发。这种整体调理不仅能快速缓解症状,更能实现长效持续,让患者彻底告别反复发作的困扰。
夏季本是阳气旺盛之时,却也是身体易受内外因素侵扰、正气易虚的关键阶段。林松医生的扶阳针法,正是抓住了夏季养生 “养阳” 的核心,通过疏通经络、调和脏腑,为身体注入源源不断的 “正能量”。诸多像刘女士一样的头晕患者,经过系统调理,在中医的智慧中找到了守护健康的密码,不仅解决了头晕的困扰,整个身体也变得活力满满。(来源:威海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