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你辟谣】夏天谨防“荔枝病”

2025-07-11 编辑: 王昕

  眼下正值荔枝大量上市,清甜多汁的果实令人欲罢不能。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市立二院)消化血液科主治医师宋丽君提醒,空腹大量食用荔枝可能引发“荔枝病”,市民需提高警惕。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句古诗生动描绘了荔枝的诱人。然而,医生指出,荔枝虽美味却不可贪多。所谓 “荔枝病”,是指空腹过量食用荔枝后,出现心慌、手抖、肢冷、出汗、头晕、乏力等低血糖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晕倒、抽搐,危及生命。

  宋丽君介绍,这一病症的根源在于荔枝,尤其是未成熟的荔枝中含有的次甘氨酸A和α—亚甲基环丙基甘氨酸。这些物质会通过抑制“糖异生”等途径干扰人体正常的糖代谢,导致血糖迅速下降。而空腹时血糖本就偏低,这时大量摄入荔枝就极易引发低血糖反应。

  如果市民出现 “荔枝病” 症状,医生建议,应立即停止食用荔枝,并迅速补充糖分,可通过饮用糖水、蜂蜜水或含糖饮料缓解症状;如果症状未改善,需尽快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救治。

  为预防 “荔枝病”,医生给出科学建议:避免空腹或过量食用荔枝,切勿食用未成熟果实;成人每日食用量不宜超过10颗,儿童不超过5颗;糖尿病患者和低血糖患者更需谨慎;最佳食用时间为饭后一小时左右。“牢记不空腹、不过量,才能安全享受荔枝美味,健康度过炎炎夏日。” 宋丽君说。(来源:威海市妇幼保健院订阅号)